近日#基金人已亏到毫无波澜#冲上热搜
后台有个粉丝留言说
相比较成为“韭零后”的绝望
更大的噩梦就是听到
3000万的公司重点项目
标书要求是黑体
而自己用了宋体
“标废了……废……了”
一般说的废标,指的是投标文件无效。即投标文件被评标委员会拒绝,失去了继续参与评审或被推荐为中标候选人的资格。意味着投标人还未开始实质性的竞争就提前出局。
只要是做投标行业,从未遭受过废标厄运的投标人堪称天选之子。那么令投标人窒息的废标,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呢?比如:
废标原因千千万,但是最令人惋惜的是:大风大浪都过来了,因为错过标书细节要求,没有清晰准确应答而翻了车。
标书在不同的场景,即是关键因素也可能是决定性因素,但无论如何“投标书”作为中标的核心证据和理由,都必须符合招标文件要求,因为他是要评标专家签字确认、要留存、要经得起检验的。因此读懂招标文件,给到采购人想要的答案,作为入门第一步至关重要。
道理都懂,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招标文件一般包括:招标人须知、招标项目的性质、数量、技术规格、招标价格的要求及其计算方式、评标的标准和方法、 交货、竣工或提供服务的时间、投标人应当提供的有关资格和资信证明文件、投标保证金的数额或其他形式的担保、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、提供投标文件的方式、地点和截止时间、 开标、评标的日程安排、主要合同条款等内容。
招标文件一般都是动辄几万字,几十页上百页文档。看的头晕眼花是常事。由于目前招标文件的解读大部分依赖于人工,想在复杂的招标文件完全避雷,基本上不太可能。
虽然有规定: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,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,最短不得少于20日。
但是对于很多需要多部门协同的大单来说,解读和制作标书的时间是很紧张的。招标解读耗时过久,就会影响到标书制作。所以最短时间内需要精准解读,投标人熬夜加班成为常态。
由于代理机构跨行业编写标书或者标书制作人员经验主义,对招标文件不敏感,没有高度警惕性,多部门协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小错误,导致投标文件没有推进评标室就出局的情况比比皆是。而公司销售、技术、商务做出的巨大的努力都付之东流。
解读招标文件虽然不是完全的无迹可寻,投标工作中每个人都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论,比如多人协助分析、交叉核查等。但是更多投标人表示压力依旧很大。